代工优势流失 服装企业出口何去何从
来源:作者:.时间:2012.08.25
基于中国廉价劳动力、原料成本及大规模生产等优势,服装代工行业在中国大陆如火如荼的展开,形成了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中心的服装代工集群。然而,由于欧美经济危机持续发酵,海外消费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。加之人民币升值、国内劳动力及原料成本不断上升,这种内外焦虑的大环境使中国服装代工企业面临不小的挑战。
中国服装代工局势的紧张体现在两方面:出口额下降及代工市场转移。排除欧美经济危机的大环境,分析其成因,主要由于东南亚各国的廉价劳动力产生极大冲击,逐渐超越中国服装代工的成本优势。同时,伴随着中国生产成本持续上升、人民币升值等影响因素,服装代工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将会更加凸显。
据纺织商会海关统计数据,2009年起,全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连续两年出现增长趋势,2011年达到2479.5亿美元的高峰值。2012年始,形势略显暗淡,服装出口增速放缓,上半年仅完成1374.3亿美元出口额,其间有三个月份出现出口额负增长。最新公布的7月份出口额,与2011年同比减少8.1%。
欧盟、美国、日本是中国三大服装主要出口国家,从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来看,2012年上半年累计对欧盟出口总额下降12.2%,对美国及日本出口总额分别增加6.9%、3.1%。
尽管对美国及日本的出口额呈增长态势,但东南亚国家服装代工的兴起不容小觑。相关资料显示,日本服装业将要调整海外生产体制,把代工生产由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;另外,据越南纺织服装协会称,2011年越南对韩国服装出口额达9.04亿美元,创近几年新高,且在越南投资的韩国服装公司在不断增加。
国外服装企业争相转战东南亚市场,国内企业亦是如此。阿迪达斯关闭在苏州的自有工厂后,接着与合作多年的工厂解除代工合约;凡客从去年起开始尝试在孟加拉开展衬衣产品的代工生产;香港工业总会调查显示,有近10%的珠三角港企打算将代工工厂转战东南亚等地。
服装代工优势的逐渐流失必然给企业带来巨大冲击,面对这种不可逃避的发展过程,清科研究中心分析认为,对于中国服装代工企业来说,这即是一种困境,但更是一种机遇和挑战。
品牌自创带领产业转型:从代工生产到品牌自创,这是中国服装产业转型的必经之路。由于长期从事专业的服装代加工,中国企业具备较成熟的大规模生产加工能力,缺乏的是品牌的自创及推广。目前,随着代工优势的逐渐流失,自创品牌成为服装代工企业的另一条谋生之路。但是,品牌的成功运营需要品牌策划-产品设计-供应链管理-市场推广及营销等各方面的共同配合,仅仅擅长单一生产的代工企业想把一个服装品牌做好,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
提高国际产业链分工地位:尽管东南亚国家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强于中国,但是,东南亚服装代工行业起步晚,生产领域仍限制在较基础的低端产品。而中国服装代工企业生产技术娴熟、设备先进、产业链资源集中,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向中高端的服装代工过度,进一步增进技术水平,摆脱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,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分工地位。
转战新兴出口市场:长期以来,中国的服装出口主要依赖欧洲、美国、日本,目前看来,这三个地区的经济一直持萎靡状态。而俄罗斯、巴西等国家的经济相对较稳定,服装代工企业可以避重就轻,把一部分重心向新兴出口国家转移,以外贸出口的石狮服装城为例,2012年上半年向俄罗斯、巴西等国家的出口额同比增长30%左右。另外,这样不但可以规避欧美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,还可以加强对新兴市场的探索与开发。
- 倒计时15天!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.08.04
- 探访“牛仔之都”-增城新塘2021.01.06
-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?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!2020.09.18
-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: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.08.27
- 疫情“制造”服饰业“低估契机”海澜之家“黑马”气质隐现2020.08.25
- 可弹可染,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.08.18
-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.08.17
-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,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?2020.08.12
-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.08.11
- 大厂小厂“两重天”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.08.11
- 亏损10倍,“从不打折”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.08.10
-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-14000元/吨震荡2020.08.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