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自贸区和“走出去”战略促出口
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:时间:2014.12.10
进口增长慢于出口,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,短期来说,是有利于稳增长的。今年前三季度,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0%,改变了之前贡献率一直为负的状况,拉动GDP增长0.7个百分点,对经济增速仍然维持在7%以上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。但是,长期来看,进口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现象值得关注与分析。我们认为,持续扩大进口、使其保持适度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。
我们通过出口赚得外汇,不是为了积累一个数字,而是为了获得购买力,以能通过进口买到我们需要的产品、服务和技术。就当前来说,中国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,进口适度增长能够对这一进程起到加速作用。另外,我们正谋求在全球经济格局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,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,为此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,这是要靠扩大进口去推动的。
国家对进口增长的积极意义是有充分认识的。11月初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》。12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强调,要“优化外贸结构,完善稳定出口政策,积极增加进口”。
至于11月进口会负增长,这既有短期经济增长方面的原因,又有中国外贸结构转型方面的原因。11月进口负增长的原因,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。首先,是因为国内经济减速,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下降。其次,是因为世界经济复苏缓慢,对中国出口加工的需求下降,导致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口低增长。第三,是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下降,导致进口金额增速下降。第四,是因为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已经大大提升,一些产品可以自己生产,不需要进口那么多。这突出地表现在集成电路的进出口上,中国是集成电路和电子部件的最大进口国,占全球份额的40%左右。随着中国技术水平的提升,现在也是集成电路和电子部件的最大出口国,占全球的份额超过了20%,这当然会降低对进口集成电路的需求。前11个月,占进口总额12%的集成电路的进口金额同比下降了7.7%,拉低了进口整体增速。
前三个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周期性的,第四个方面的原因则是结构转型的信号。针对周期性的原因,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逆周期的措施,例如在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时增加进口,完备储备体系。针对结构转型,我们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区和“走出去”战略,将技术水平较低的环节转移到其他经济体,自己则将更多资源用于技术水平较高的环节。
- 倒计时15天!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.08.04
- 探访“牛仔之都”-增城新塘2021.01.06
-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?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!2020.09.18
-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: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.08.27
- 疫情“制造”服饰业“低估契机”海澜之家“黑马”气质隐现2020.08.25
- 可弹可染,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.08.18
-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.08.17
-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,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?2020.08.12
-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.08.11
- 大厂小厂“两重天”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.08.11
- 亏损10倍,“从不打折”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.08.10
-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-14000元/吨震荡2020.08.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