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德安:纺织产业“集群效应”助经济腾飞
来源:九江日报作者:时间:2015.02.02
依托传统优势,奠定产业基础。早在八十年代,德安县有2家国有纺织企业一度效益红火,2003年3月进行改制后,储备了大量经营管理人员、熟练技术工人等人才资源。加上德安县及周边农村经济作物都以种植棉花为传统,拥有充足丰富的棉纺原材料资源。该县依托优势,国企改制当年就引进福建客商购买原德安县棉纺厂,固定资产投入6000万元,上年产3000吨45s涤纶筒纱生产线,此后相继引进落户固投5亿元的九洲纺织、固投1.2亿元的恒通纺织、固投3.8亿元的美宝利医用敷料、固投2.3亿元的欣宁服装等项目,纺织、服装产业形成集聚。德安县积极响应市委、市政府“决战工业一万亿”战略部署和打造千亿级纺织集群规划要求,多措并举,按照瞄准招引龙头企业、填空招齐配套项目思路,经过多年的招商引资成果,目前形成纺纱、织布、印染、加工服装完整产业链。
实行龙头带动,壮大产业集群。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,德安县迅速调整思路,要做大产业必须引进有龙头带动作用的重大、特大项目,2009年鑫城纺织需要扩大生产规模,而原有厂区面积太小,受到限制,县政府在县工业园为其提供100亩工业用地,鑫城纺织固投16亿元新上50万锭精梳纺织项目。2010年和2011年,通过以商招商分别引进固投30亿元的德鑫100万锭精梳纺织项目和固投11亿元的塑丽龙纺织项目。目前,塑丽龙纺织项目基本达产,德鑫纺织第一期30万锭精梳纺织项目已经全面投产。全县纺织服装产业出现井喷式发展,产业集群蔚为壮观,已建成投产的有45家,其中纺织企业12家,服装及鞋类企业24家;投产纺织产能突破100万纱锭,棉纱装机总规模位居九江市同行业第一位;医用敷料10亿片,服装1500万件。同时成功培育“爵士鹰”、“卡玛芮”、“卡杰娜”等一批优秀自主服装品牌,自主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。
填补产业空白,扩大产业张力。市委、市政府将现代轻纺列入全市重点产业,纺织产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。该县纺织产业正值踌躇满志、大步向前同时,产业链条不完整成为突出瓶颈。纺织、服装两大产业虽然不断集聚壮大,但是本县的纺织产品必须卖到外地织成布匹,而服装企业又要去外地采购布匹回本县加工服装,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物流成本,降低了市场竞争力。该县决定尽快引进印花、染整、织布等项目,完善产业链条,一方面向省环保部门申请染整项目的排放指标,另一方面包装项目对外招商。经过努力,先后引进宝晟织造染整、织布、纺织(针织)生产线项目和镁淇实业印花、染整、织布、纺织(梭织、针织)生产线项目。目前,宝晟织造项目正在顺利建设中,将于2015年7月竣工,达产达标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.6亿元。镁淇实业一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,预计2015年12月竣工投产,达产达标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。根据产业规划,全县纺织产业在5年内将再上150万锭,届时纺织规模将达230万锭以上。
- 倒计时15天!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2022.08.04
- 探访“牛仔之都”-增城新塘2021.01.06
- 5分钟做2000件不同衣服?阿里巴巴服装厂开工了!2020.09.18
- 上半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:指标显著下降 企业亏损加深2020.08.27
- 疫情“制造”服饰业“低估契机”海澜之家“黑马”气质隐现2020.08.25
- 可弹可染,还抗菌可粘合 氨纶下游市场应用空间正在拓展2020.08.18
- 柯桥宝纺印染打造绿色工厂2020.08.17
- 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,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和内需市场?2020.08.12
- 国际棉价强势上涨 国内棉价跟涨2020.08.11
- 大厂小厂“两重天” 印纱内销好转致价格提升2020.08.11
- 亏损10倍,“从不打折”安德玛向中国市场低头2020.08.10
- 新年度棉价预计在11000-14000元/吨震荡2020.08.05